幸运28论坛

分享到:
索引号: A25010-3127-8956-9348-9511-6316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幸运28论坛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成日期: 2010-01-13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新建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 浏览量:
  • 字体【      】

2010年元月7日在新建县第十四届四次人民代表大会上

新建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先阶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新建县二○○九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二○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是很不寻常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困难因素增多,带来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全县上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扩大开放为主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围绕一个目标(打造南昌实力板块,跻身全省一流强县),突出两大抓手(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主攻三大建设(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四项工程(环境优化工程、民生改善工程、强基固本工程和生态文明工程)”的总体思路,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生机,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

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第一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内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其余经济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县十四届三次会议确定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158.5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5%,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9.1%、19.3%和15.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亿元,增长26.5%;

财政总收入9.06亿元,增长1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亿元,增长2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5亿元,增长45.6%;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0.4亿元,增长4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亿元,增长20.6%;

实际利用外资12250万美元,增长11.6%;

实际利用内资29.99亿元,增长11.1%;

外贸出口总额2900万美元,增长13%;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150元,比上年增加664元,增长12.1%;

二○○九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主要情况是:

㈠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工业经济旺盛发展。去年,我县紧紧抓住金融危机背景下,沿海发达地区优强企业寻求扩张和当前国家扩大投入,拉动内需的政策历史机遇,把招商引资作为“主攻点”,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产业招商、资源招商,积极承接产业、开发资源。总投资30亿元的华夏艺术谷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江苏雨润生猪屠宰与肉制品深加工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中再生循环经济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福建明欣管桩项目都已签约,重点在跟踪洽谈投资48亿元的雨润中心物流项目、投资10亿元的深圳同洲电子项目以及诚和德彩印、金丝猴集团等20多个项目。目前,园区已形成了以远成汽车为龙头的汽车配套产业,以汪氏蜂蜜、大铭食品为龙头的食品产业,以远健药业为龙头的医药保健产业,以三友塑业、恒鑫塑电为龙头的塑料制品产业等高附加值的优质企业和产业群。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1亿元,增长26.5%,园区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亿元,完成财税收入2亿元,安排劳动就业17150余人。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考虑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实际困难,县财政新增投入1000万元,成立了江西省信用担保公司新建县分公司,针对科技创新项目和优势传统企业,给予贷款担保、贴息扶持,助力企业应对危机,摆脱困境。

㈡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特色农业成效显著。去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国省县乡道路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启动了村庄卫生保洁工作试点。新农村建设145个建设点均已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并荣获了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进县。积极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全县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均实现稳定增长,全年预计完成农业生产总值51.62亿元,增长10%,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45.85万亩,粮食总产量64.55万吨,增长0.49%。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预计达6150元,增长12.1%,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水稻万亩高产栽培示范区创建、血防农业综合治理、标准农田、良种繁育、水产动物防疫站、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项目相继实施完成,以病险水库改造、排灌泵站改造、人畜饮水安全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强力推进,解决了1.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我县重点实施了红湾公路连接、长麦路南延、长堎大道、外环路建设、低洼地段危旧房及下水道改造、龙潭污水管网及提升泵建设等工程。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契机,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对县城环境卫生实行全天候保洁,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总投资6亿元的南昌宝葫芦农庄项目已开园营业,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南昌温泉城项目一期500亩用地已获省国土厅批准。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梦山风景区旅游项目已初具规模,投资1800万元的小平小道陈列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汪山土库三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以滨江园林度假村、溪霞龙湾山庄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已初步奠定旅游强县、旅游名县的强势地位。全县旅游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㈣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效果明显改善。以开展“重大重点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抓手,重大项目实施工作顺利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夯实。江西新昌电厂项目一期工程,通过快速推进,已提前5个月并网发电。赣江海螺水泥项目年产200万吨生产线,即将正式投产。江西出版产业基地项目一期新华物流和新华印刷厂等工业项目已正式动工建设,土建等配套项目已全面开工。昌北机场改扩建工程新航站楼A1-A5区钢结构安装已完成,征地手续已上报国家部委,拆迁工作全面结束。南昌宝葫芦农庄一期已完成建设,于去年5月正式开园营业,目前投资1亿元的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此外,省市重点项目,如向莆铁路工程、昌九城际铁路工程、红谷滩污水管网对接工程、省市天然气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成长型的园区项目森田电力、太阳岛实业、恒达装潢、金鹰食品、东源蓄电池、艺竹实业相继竣工投产,长力远成四期、江西消防车辆厂、茂福地矿、江信集团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为园区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我县紧紧抓住中央新增四万亿投资政策,精心包装筛选了一批与中央和省里要求对接的项目,加强联系与沟通,共争取到四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34个,到位中央资金11640.15万元,在争取中央新增投资方面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到位资金均位列全市前列,夯实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㈤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和谐。去年以来,我县对所有中小学校舍完成了排查鉴定,投入47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3万余平方米,投入130万元改善学校现代教育设施,学校的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目前,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完成,已揭牌营业;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已建成投入使用,住院大楼正在紧张施工中;松湖、象山中心卫生院与璜垦卫生院项目也在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共申报科技项目16项,申请专利56件,获授权31件,签订技术合同26项,合同成交额达5619万元。住房保障方面,今年计划提供的708套,总面积约为3.54万平方米的廉租房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基层文化娱乐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流湖、西山、大塘、象山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竣工投入使用,生米、联圩、溪霞、昌邑综合文化站建设正施工建设中。

今年我县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良好,主要指标均比上年有大幅增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增收的渠道较为单一,农民增收渠道亟待拓宽。二是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优强企业少,缺乏优势竞争力。三是服务业相对落后,经营方式比较传统,规模化企业数量少,第三产业态亟需优化升级。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

二、 二○一○年计划(草案)

201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落实好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进一步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入分析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充分看到各种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不移地贯彻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的基本方针,围绕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围绕推进大开放主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围绕促进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下大力气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一○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是

地区生产总值185.8亿元,比上年预计增长13.8%.

财政总收入10.7亿元,增长18.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37亿元,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5亿元,增长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3亿元,增长18.0%。

实际利用外资13420万美元,增长9.6%。

实际利用内资32.96亿元,增长9.9%。

外贸出口总额3000万美元,增长3.4%。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765元,增长1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22%。

实现二○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按照“保投产、抓续建、促开工”的总体要求,健全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协调服务,推进项目加速发展。尤其重点抓好新昌电厂、昌北机场改扩建、出版产业基地、华夏艺术谷、海螺水泥、江苏雨润、明欣管桩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抓好宝葫芦农庄、南昌温泉城、汪山土库、小平小道、西山朝圣广场等一批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园区产业规划的质量和水平,把产业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有机衔接起来。加紧实施工业一区“退二进三”战略,按照“产业关联、功能互补、科学布局”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将一区有发展前景和优势、效益好的企业逐步搬迁至二区,做强做优二区。依托省出版集团、江教实业等项目,全力打造全省最大的印刷包装出版产业基地;依托新昌电厂、海螺水泥等项目,打造全省最大的能源建材基地;依托江西大药谷等10家医药项目,打造全省最大的医药物流基地;依托汪氏蜂业、江西雨润、绿源油脂等项目,打造全国知名的食品加工基地;依托消防车辆厂、森田电力、长力远成等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的机械制造业基地。2010年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1亿元。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8亿元;完成税收2.3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6亿元,实际引进外资6000万美元。

2.扎实推进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重点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抓好148个新农村点建设,加大对农村水、电、路、学、医、社会保障、农业基础等方面的投入,做好农村自然村公路硬化;完成东岗桥至义渡、金桥至铁河公路改造;完成义渡大桥、石岗大桥、樵舍峰桥等危桥改造;大塘红旗、联圩东岸和南矶三座大桥建成通车。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围绕畜牧、水产、果木、瓜菜四大优势产业,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基地规模,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5万亩、花生高产创建示范基地1万亩;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双带致富”工程。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完成药湖、流湖大堤和朱坊、梦山、幸福、肖峰、溪霞、乐化、红旗、店前、铁路、甘竹9座水库除险加固、赣西联圩22座排涝站改造以及廿四、赣西水利血防等项目工程,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全力实施现代服务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围绕昌北机场、南昌西客站、赣江深水港码头,着力打造“临空经济圈”和“环城物流圈”。以楼宇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开发名盘,引进名店,建设特色街,启动红谷新城3万平方米综合大卖场和5000平方米高档影院建设,提升县城新区人气、商气。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完善农村商业网点;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积极发展各类专业批发市场。扎实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活动。高度利用我县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加快对我县旅游景区的整合开发力度,整合线路,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旅游品牌,充分利用我县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加快对我县旅游景区的整合开发力度,整合线路,加大宣传力度,初步形成象山森林公园-汪山土库-溪霞风景区;南昌宝葫芦-流湖温泉-厚田沙漠两条旅游风景观光带,打响我县旅游品牌。围绕环城工贸经济圈,着力建立物流业、仓储业和房地产业,从而拓展我县服务业繁荣板块,拉大框架,做大文章,激发我县经济发展活力。

4.突出保民生构和谐,积极实施民生工程。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农村教师安居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推进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00座农家书屋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同时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巩固以往工作成果,扩大农民受益面,确保农民参合率达到96%以上,一次性报帐率达到95%以上,继续深入实施“光明微笑”工程,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围绕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下功夫,加大农村沼气项目推广力度,新增大中型沼气7500立方米;兴建生米、赣西、溪霞三个大型水厂,解决农村6.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470套经济适用房、486套廉租住房建设,强化廉租住房资金发放和管理。

各位代表,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指导监督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开拓进取,共同努力,创新发展,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明年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