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28论坛

分享到:
索引号: v177962--2025-0010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幸运28论坛 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5-01-16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打算
  • 浏览量:
  • 字体【      】

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打算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区农业农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全区“三农”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为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幸福现代化新建提供了坚实支撑。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两个维护”,持续推进政治建设

(一)加强政治建设,筑牢政治根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制定《中共幸运28论坛 农业农村局党组2024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指导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班子成员定期交流汇报落实“一岗双责”情况,强化“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严肃政治生活,落实好“三重一大”事项具体办法,提升集体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局属各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切实提高政治生活质量。

(二)强化思想引领,加强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党纪学习,坚持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制定《幸运28论坛 农业农村局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计划》,帮助党员干部深入交流学习感悟,切实提高学习实效。加强日常学习教育。制定《中共幸运28论坛 农业农村局党组2024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认真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全年累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1次,党组书记上专题党课1次。党员宗旨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明显增强。创新拓展教育形式,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红色基地践学1次、“三联三亮三服务”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17次、开展抗洪抢险9次,组织党员干部下基层开展技术指导130余次约450人次,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

(三)聚焦模范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深化农业农村领域群腐整治。制定《关于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下大力气纠治农业农村领域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截至目前,共查找出问题782个,已整改771个,完成率达98.6%;移交区纪委监委问题线索111件。深化争优创先建设。以打造模范机关、创建“四强党支部”为抓手,在全局范围内大力营造争先创优浓厚氛围,2024年度被评为“2023年度幸运28论坛 模范机关”,其中“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部”被评为“2024年度幸运28论坛 四强党支部”。深化作风效能建设。结合社区服务、农技推广、乡村振兴、农业执法等重点工作,组建志愿服务队5支,参与志愿活动200余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党员带头开展一元捐活动,彰显党员奉献精神,机关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显现。

二、抓实粮油生产,抗牢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

(一)装满米袋子。2024年市政府下达幸运28论坛 粮食播种任务103.65万亩,粮食产量42.46万吨8.49亿斤)根据国家统计局南昌调查队反馈,实际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3.65万亩、占市级任务的100.00%;粮食总产量在42.95万吨8.59亿斤),占市级任务的101.14%,比2023年的42.00万吨(8.40亿斤)增长2.26%

(二)保障油瓶子。2024年市政府下达幸运28论坛 油料播种面积18.5万亩,其中油菜15.23万亩。据区统计局反馈,实际完成油料播种面积19.21万亩、占市级任务的103.84%、比2023年的17.12万亩增长12.21%,其中油菜15.46万亩、占市级任务的101.51%、比2023年的13.56万亩增长14.01%;总产1.52万吨、比2023年的1.47万吨增长3.40%,其中油菜总产0.75万吨、比2023年的0.61万吨增长22.95%。幸运28论坛 冬种油菜播种任务15.3万亩,据11月15日调度,全区完成冬油菜播种面积16.74万亩,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09.44%。

(三)扶稳肉案子。2024年,全区生猪存栏25.62万头,同比增长5.74%;能繁母猪存栏2.55万头,同比增长0.39%;生猪出栏47.78万头,同比增长3.29%;牛存栏3.16万头,同比增长0.96%;牛出栏1.3万头,同比增长4.84%;羊存栏0.4万头,同比增长37.93%;羊出栏0.24万头,同比增长9.1%;家禽存栏1021.81万羽,同比增长0.10%;家禽出栏1500万羽,同比下降3.02%;禽蛋产量4.05万吨,与去年持平;肉类总产量6.74万吨,同比增长5.15%。另外,在我局积极招商引资下,双胞胎集团将在西山镇建设占地面积200亩左右的养猪场,建成后养猪场年出栏预计5万头以上,目前均进行在选址和村民土地流转中环节。

(四)丰富菜篮子。水产生产稳中有进。2024年全年水产品起水量预测达8.16万吨(其中养殖产量8.16万吨),预测同比增长4.99%;特种水产品预测全年产量2.98万吨,预测同比增长6.17%。蔬菜产业发展较快。全区蔬菜播种面积6.9万亩,同比2023年(6.77万亩)增长2.02%,总产量10.01万吨,同比2023年(9.53万吨)增长5.07%。新建设施蔬菜基地面积1728亩,改造提升设施蔬菜面积1000亩。南昌德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菜篮子”企业被认定为2024年南昌市“菜篮子”应急保供基地。

(五)提升科技装备。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完成2023年5.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顺利验收,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债)项目任务数1.87万亩已基本完工其中新建0.5万亩,改造提升1.37万亩6个标段施工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预算内)项目任务数0.4万亩(其中新建0.2万亩,改造提升0.2万亩)已开工建设。农机服务进一步提升。2024年共办理补贴机具920台套,受益农户514户,使用中央补贴金额1421.10693万元。其中插秧机133台,联合收割机83台,轮式拖拉机158台,履带式拖拉机22台,无人飞机135台。新办理拖拉机挂牌 180 台、联合收割机挂牌 83台,并统一粘贴反光标识贴及农机安全驾驶温馨提示。按要求办理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55副,水稻高速插秧机跨区作业证16副,全区农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推进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强化监测预警,防止返贫致贫。强化监测预警响应机制,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数据集中比对,定期入户核实疑似风险点,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纳入的监测对象均安排了领导干部针对性帮扶。通过三线预警摸排(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和开展的督导行动,今年以来共纳入监测对象141476人,监测对象总数达3091021,均已落实帮扶措施。同时,继续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签定防贫保险合作协议,优化保险内容,兜牢防返贫底线,今年已理赔案件86例,涉及金额148.16万元。

)夯实基本保障,巩固脱贫成果。义务教育方面,建立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执行“两精准两到位”(精准摸排底数清楚、精准资助及时拨付,入学送教保障到位、返贫监测预警到位)。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学生73658人(小学生47112人、初中生26546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96人,为52名学生提供了“送教上门”服务(含脱贫户家庭学生9人),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应读尽读。医疗健康方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窗口,为特困人员、孤儿、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和防返贫三类监测对象提供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全区9677名脱贫户提供了签约服务,履约率达100%。截至目前,全区脱贫人口住院就诊人次6971人,住院就诊总费用3172.28万元,基本统筹救助1793.46万元,大病救助303.58万元,医疗救助584.27万元。住房安全方面,建立了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明确将六类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纳入住房安全动态监测范围,做到每月上户核查一遍,初判为不安全房屋,将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安全等级鉴定,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人。2024年危房改造28户,已全部完工。饮水安全方面,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截至目前,我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59%,规模化供水率达90.54%,分别较2020年底提高7.69%和3.34%。

)狠抓“两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产业帮扶方面。一方面,积极谋划特色产业。目前共收到各级财政衔接资金641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222万元、省级资金2191万元、市级资金705万元、区级配套资金1300万),已全部安排到项目上,区级财政衔接资金逐年增长。为确保项目合规、资金可行,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4次现场勘查,共下达4批57个项目,已全部完工,所有项目资金已拨付至相关乡镇,资金拨付率100%。其中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项目9个1407.44万元,产业占比63.34%。另一方面,2024年产业项目共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290户务工增收,务工收入65.54万元。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365户3688人通过分红增收共计57.75万元。业帮扶方面,精准施策稳定就业,确保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一是扎实做好就业监测。通过强化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信息常态化管理,定期监测就业状态,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二是积极办好帮扶车间。每月对帮扶车间开展一次动态监测,确保帮扶车间正常运行。全区现有19家帮扶车间,共吸纳脱贫劳动力116人。三是合理增设公益岗位。推动生态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脱贫群众。目前,全区共有731名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参与公益性岗。

)强化资产管护,筑牢安全防线。紧紧围绕“一个目标”(管好扶贫及衔接资金项目资产,发挥长期效益),注重区分“三个类型”(经营类、公益类、到户类),不断细化完善工作方法,明确了相关部门和乡(镇)、村的职责,签订责任书,落实管护主体及具体管护人员,全力做到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权属清”“底数清”“责任清”。截至目前,全区已确权资产862个,确权金额3.63亿元。同时,重新修订印发《幸运28论坛 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新财字〔2024〕4号),从资金安排到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提出明确要求,确保项目规范管理,资金安全运行。

四、发展富民产业,作好土特产文章

(一)持续巩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集中资源、整合资金,聚焦发展壮大葡萄、芦笋2个省级备案培育的优势特色产业,全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巩固。一是以金桥乡为主阵地的葡萄产业,种植面积稳步拓展,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牌效应稳步提升,金桥葡萄被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畅丰农业“畅欣”葡萄认定为“赣鄱正品”,金桥葡萄2024年代表江西“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作品牌广告宣传;二是以石埠镇为主阵地的芦笋产业,种植规模稳步扩大,被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产品2024年认定为绿色食品,芦笋业态更加丰富,已初步打造成为芦笋种植、加工、餐饮、研学、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优势特色产业。

(二)持续加大农业主体培育力度。一是加快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石岗湖羊科技产业园、昌邑赣鄱原乡等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石岗湖羊科技产业园、昌邑赣鄱原乡项目现已投产。二是创建农业产业强镇。全力推进2023年联圩稻米、象山果蔬市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的建设,现已竣工投产。2024年石岗、溪霞、昌邑3个乡镇,成功申报创建市级农业产业强镇,分别获得市级财政资金奖补500万元(全市10个,5000万元),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经专家评审后正在修改完善。三是加大重点产业扶持。石岗湖羊科技产业园、石埠梦飞田园芦笋产业园项目,列为2024年市级重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分别争取市级财政资金400万元,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经专家评审后正在修改完善。四是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推进了2023年江西林恩茶业有限公司实施的省级农产品加工项目,江西汪氏蜜蜂园有限公司、南昌市瑞鑫牧业有限公司、南昌市福华米业有限公司实施的市级农产品加工项目,项目现已全部竣工投产。

(三)持续增强农业品牌影响力。全区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107个,其中绿色食品40个、有机农产品67个,2024年新增认定绿色食品12个。“林恩”茶、“wang's汪氏”蜂蜜2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西山清真牛肉、西山清真羊肉、金桥葡萄、石埠芦笋4个农产品被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汪氏”、“林恩”、“绿源井冈”、“畅欣”、“喻家湾”5个品牌认证为“赣鄱正品”,牧原猪业公司2024年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全市2个),石岗瑞鑫牧业“凤岗山”蛋品2024年认定为“圳品”品牌(全市第2个)。瑞鑫牧业禽蛋已出口澳门,生鲜藠头挺进了广州、深圳市场,和平食品生产的甜酸藠头远销日本、韩国。新建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

(四)持续加快农业产业新业态发展。休闲农业、仓储冷链、数字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速。一是休闲农业发展加快。成功承办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南昌活动开幕式、金桥葡萄节、蜜桃节、铁河龙虾节等农业农村节庆活动,昌邑窑河湾王城、金桥桃花坞、溪霞六合生态度假营地等休闲农业盛大开业,游客好评如潮。二是农业仓储冷链业快速发展。林恩智能茶叶仓储冷链、鸿源葡萄冷链、井林果蔬冷链、宜和藠头冷链等先后投产,进一步完善了冷链仓储服务。三是数字农业发展有突破。林恩、汇穗源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博、瑞鑫、牧原、鄱谷等一批种植养殖企业,通过设施设备数字化改造,生产工艺流程数字技术运用,实现精准控制和监测,产品质量和安全更有保障,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呈现,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趋势良好。

五、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秀美宜居乡村

2024年,我区共安排了75个一般村点(其中:省级点36个、自建点39个,美丽宜居试点乡镇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12个,美丽庭院2022个等;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67个共同富裕样板村的建设我们制定了《幸运28论坛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召开了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布置会,对今年新农村点的建设内容、建设要求、完成时间进行了布置。当前,已完成了象山镇美丽宜居乡镇建设;已完成了松湖镇钱洲地上等12个美丽宜居村庄的建设任务。重点对全区75个村点进行了村庄整治建设,其中:39个自建点已整合到共同富裕样板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一起建设,39个自建点已按照“两类村”的建设程序扎实推进,所有整合自建点已完成建设内容;36个省级点已完成了建设内容,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67个共同富裕样板村已全面完成建设内容。

(一)注重流程,抓好村庄整治。今年,我区按照省、市村庄整治要求,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突出污水管网、村内道路、农村户厕、村庄亮化等重点建设内容,对整治村点分类明确、分步推进建设项目。提出了“五步法”( 拆、清、建、整、管”)开展村庄整治的建设思路:第一步拆除废旧房屋等,第二步清除村庄杂草杂树及垃圾,第三步开展施工建设,先地下工程,后地面项目,第四步整治房前屋后的杂物,第五步健全村庄长效管护制度,完善相关设施,配齐相关人员。

(二)注重示范,抓好乡村建设。今年,我区按照市里“两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围绕“三年树标杆”的行动目标,按照先完善基础设施再提升整体风貌的建设顺序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将村庄雨污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新建)以及村民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必建内容,因地制宜选择简便易行、运行费用低、绿色生态的污水处理终端。统筹考虑村内现有道路情况,根据村民生产生活需要开展道路硬化,避免“一刀切”地开展村内道路“白改黑”。利用乡土树种对村庄进行适度绿化,不得栽种名贵树木。建设材料尽量采用本地石材和砖瓦,少用或不用木料、金属材料,不得建设门楼、亭、廊、栏(高档石材、不锈钢金属)等附属建筑。因地制宜开展“三园”建设,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按照“简单实用、通透开阔”原则少建围墙、矮墙,着力形成舒朗大气的村庄建设格局。

(三)注重管理,巩固整治成果。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坚持建管并举的原则,努力做好“两整治一提升”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半篇文章”。加大对两年来建设完成的“两类村”长效管护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完善务实管用、长久有效的管护机制,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推进长效管护监督管理机制化,强化“两类村”农村人居环境日常管护,全面压实各级各部门管护责任。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作用,推动群众广泛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管护、运营全过程,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积极探索乡村美丽经济发展新途径,着力构建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群众共同发力的共管、共享工作格局。

六、巩固禁捕退捕成果,建设和谐稳定湖区

(一)加强水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组织开展幸运28论坛 公益诉讼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四大家鱼共计25.2万尾,有效改善和补充了我区水生生物资源。启动2024年度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预计投放四大家鱼和珍贵濒危物种数量共约296万尾。开展资源监测。根据《2024年江西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工作方案》精神,我区确定了朱港和昌邑2个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站点,今年的资源监测工作已全部完成。

(二)大力开展重点水域执法。积极落实“中国渔政亮剑2023”执法专项行动和2024打击非法捕捞“夜鹰行动”联合执法检查,严格落实渔政日常执法巡查机制,绷紧禁捕退捕这根弦,与乡镇护渔队积极配合,聚焦我区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和重点人员,主要巡查违规垂钓、下水摸(捞、捡)鱼和电鱼等,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6240人次,执法船艇365艘次,陆上巡查约134960公里;清理网具705部,查获涉案人员数量135人;清理违规钓具360根,查办捕捞案件和违规垂钓案件91起;移交案件13起,涉案47人,有力震慑违法分子气焰。

(三)加强禁捕水域垂钓管理。充分调动渔政执法大队赣江、昌邑、联圩和南矶4个执法中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协调各乡镇护渔队,发放《南昌市幸运28论坛(中国)官网 关于在昌邑大桥以下赣江新建段水域、鄱阳湖朱港综合执法码头以下新建水域实施临时禁钓的通告》和《南昌市幸运28论坛(中国)官网 关于在鄱阳湖水域划定禁钓区的通告》约20000份,《南昌市重点水域垂钓管理宣传手册》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用渔具名录》3000余份,在朱港、南矶水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规垂钓人员,让群众知晓垂钓不可任性,垂钓管理有法可依。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扛稳落实粮油安全责任。紧盯“稳面积、提单产,实现总产稳中有升”目标,进一步压实乡镇、村组两级主体责任,强化对水稻、冬油菜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积极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全力保障完成粮食播面104万亩、总产8.5亿斤,油料收获面积18.5万亩

(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加快石岗湖羊养殖基地建设,全力补齐我区羊类养殖短板。二是加强企业对接,目前已与江西康顺通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洽谈并已完成在西山镇基地选址工作,与双胞胎集团会商拟在石岗镇选择开展生猪养殖,后续我们将持续跟踪,全力保障养殖企业在我区落地,推动明年生猪养殖发展。三是推动“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充分发挥设施蔬菜的优势,大力推进“秋延后、春提前”蔬菜种植,积极利用冬闲田发展冬季露地蔬菜生产,扩大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全力挖掘蔬菜生产潜力

(三)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持续做好动态监测。严格按照“三线预警”模式,对监测对象加强数据比对和动态监测,特别是2024年以来新增的低保人员,切实做到全面核查,坚决做到应纳尽纳。二是持续聚焦“两业”发展。进一步加大产业项目谋划力度,确保产业项目资金占比不低于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的60%,强化帮扶产业基地,联农带农机制。力争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家帮扶车间正常运营,吸纳周边脱贫户就近就地就业,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脱贫群众就业,确保全年就业率不低于80%。三是持续加快项目建设。加快2025年项目库建设,优化入库项目质量,并加快开展项目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严格按照衔接资金支出进度要求,即:4月、6月、9 月,分别不低于30%、50%、75%,确保资金及时落实到项目。四是持续推进“十四五”市级重点帮扶建设。积极谋划2025年的建设内容,加快推进2025年的项目建设,确保“十四五”期间,用于产业项目的资金占比不低于总项目资金的40%。

(四)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持续推进石岗生态湖羊和石埠芦笋等市级重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石岗镇(蛋鸡)、溪霞镇(花卉盆景)、昌邑乡(羊肚菌)市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的实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大对葡萄、芦笋两个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优先推荐其申报上级项目资金,提升其带动辐射能力,创建产业化联合体,三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双胞胎、康顺畜牧生猪养殖项目签约落地,加快推进芦笋盒马村建设,推动更多新建农产品进入高端商超、高端餐饮。

(五)切实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一是继续开展示范建设。“两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后,继续按照省、市要求,全力建设一批一般新农村点和一批和美乡村示范村,同时遴选1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线、示范带进行集中打造,努力打造全市乡村振兴打造示范样板。二是建设宜居和美乡村。对历年村庄整治建设未覆盖,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的薄弱村点进行集中攻坚,提升村庄标准化户厕改造率,做到村庄环境明显改善,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