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28论坛

分享到:
索引号: k495953--2025-0003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新建生态环境局 生成日期: 2025-01-14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南昌新建生态环境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 浏览量:
  • 字体【      】

2024年来,南昌市新建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举措,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幸运28论坛 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取得的亮点与成效

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大气污染精准治理,2024年,空气优良率92.6%,PM2.5累计浓度为23.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赣江干流断面水质保持Ⅱ类,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水质达标率100%。前湖新建段整治有序推进,曹家桥水质达到III类。长麦桥断面从原来V类水质改善至现在的III类水质;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5%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地块安全利用率得到有效保障。连续两年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优秀等级。

二是能力建设得到有效提升。2024年,我局以“转作风、提能力、抓落实”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各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干部改进工作责任意识,激发了干劲和热情,由以前“等靠要”转变为工作积极主动。2024年,南昌“洪工杯”技能竞赛比武中,我局获“优秀组织”奖和个人“一等奖”;在全市“八五”普法中期通报中获全市“先进个人”;在全市系统第一期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测试暨以考促学活动中,我局取得个人考试第一名的好成绩。2024年,在省厅举办的第一届环评技术评估和排污许可技术大比武活动中,我局取得“省级排污许可个人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连续两年荣获“全省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奖。

三是绿色创建初见成效。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创建相关申报工作。投资80万元,启动我区申报创建省级生态县(区)创建工作,目前正在编制规划文本。已申报2个“美丽乡村”,其中溪霞镇绿谷社区入选为江西省2024年度“美丽细胞”建设优秀案例。已完成5个“无废细胞”申报材料,已审核通过1个“无废机关”和4个“无废社区”。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大气污染防治方面

一是强化统筹管控。印发《幸运28论坛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修订)》,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工作重点。截至目前,我区启动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天气管控69天,实现保良42天。二是做好常态治理。推进乾照光电、五十铃汽车、新华印刷等企业申报B级企业,目前申报材料已上报市局待审核;开展对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检入户检工作,共检测柴油货车1124辆,非道路移动机械193辆;完成11家喷漆汽修店的废气治理设施整治;加强全区19个在建工地扬尘污染监管,对巡查发现问题要求按时整改到位;完成南昌市龙然实业有限公司废气治理提升项目,拨付中央资金127.8万元;完成江铃晶马汽车废气深度治理项目,拨付中央资金375万元;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投资70万,新增4套露天禁烧高空瞭望视频监控,覆盖联圩镇等10个乡镇,对发现的露天焚烧火点及时预警。投资60万元,拟在幸运28论坛 新增国控站空气站点,目前已完成勘察、选点等工作。四是加强秸秆禁烧工作。制定《幸运28论坛 秸秆露天禁烧工作的整改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和巡查力度,严格落实露天禁烧三级网格化体系,并通过“人防+技防”的手段,及时发现火点和处置。

2.水环境质量改善方面

一是推动前湖水系及长麦桥水质提升工作。对前湖水系,多次联合城规院、经开区对曹家桥上游工业园区涉水企业进行溯源排查工作,已完成园区排口整治49个。定期对乌沙河沿岸入河排污口进行摸排和监测。同时对麦山电排站、团结电排站、省庄电排站、蔡家桥电排站前池开展监测。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定期对湖库、河流周边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可能污染水体的问题,并交办属地及相关单位进行处理。同时,每季度进行辖区内7个水源地水质监测,及时了解水库水质情况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三是削减南矶山和伍湖分场断面总磷浓度。加强鄱阳湖南矶山断面和伍湖分场断面周边污染源的排查力度和监测频次,每月对两个断面进行一次加密监测和巡查。推进南矶山断面和伍湖分场断面“一断面一策”中各项目举措的落地实施。投资50万元,对南矶山断面和伍湖分场断面进行优化调整,目前已完成断面调整报告,计划年底进行项目验收。四是全面做好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制定《幸运28论坛 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方案》,完成我区38个环鄱阳湖入河排污口溯源和规范化建设工作。对赣江幸运28论坛 段86个入河排污口的“一口一策”整治进行了全面梳理,已全部完成整治。五是开展排水单元监测。目前,已完成辖区195个排水单元监测。

3.土壤污染防治方面

一是落实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相关工作。督促1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与区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并开展自行监测和隐患排查工作。督促6家建设用地单位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二是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处置工作。规范全区危废及医疗废物申报登记和转移处置行为,并督促实施网上申报制度,目前已有80家涉危废企业注册申报。完成工业固体废物排查209家。三是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2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同时,制定《幸运28论坛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经费拨付管理办法》,以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4.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方面

截至目前,2021年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信访件81件、2023年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23件,已全部销号,销号率100%。2023年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已制定整改方案,已完成整改问题6件,销号4件。2024年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信访件已完成整改66件,销号52件。

5.生态环境监管方面

一是推进排污许可和辐射许可工作。完成排污许可首次发证8张、重新申请18张。督促36家企业完成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的整改。完成32家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年报工作,并完成4家辐射许可证到期企业延续手续。二是强化突发环境应急演练。配合市局做好2024年度长堎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实战演练。三是督促企业落实应急减排。对辖区内重点涉气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32个,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四是严防环境安全隐患。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排查企业328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53个。五是着力开展生态损害赔偿。启动生态损害赔偿案6件,完成“戴四兵”非法处置工业废盐案追缴赔偿款132万元,其他5件缴纳赔偿款53614.42元。幸运28论坛 某医院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被选为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十大典型案例之一。六是持续开展“散乱污”整治。目前,共排查出散乱污企业16家,已完成整治16家。其中,关停取缔13家、升级改造3家。七是强化环境信访处理。截至目前,受理12369、12345及上级转交生态环境类投诉件115件,已全部办结。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对420家企业开展执法检查。立案11件,涉案处罚金额80.93万元。八是建立联合协作机制。联合区检察院与九江市永修县相关职能部门签订环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跨行政区划管辖协作机制,打破地域壁垒,实现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办案无缝对接;与区应急管理部门、区水利部门搭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应急响应、提升协同处置能力,为守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群众权益筑牢坚实制度防线。

二、2025年工作安排

一是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等内容,将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推动学习走深走实。以上率下抓落实,自觉带好头、作表率,不断释放整顿机关作风不松劲强烈信号,大力发扬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以转作风全方位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对臭氧管控预警,提前调度,提前部署。通过颗粒物走航、臭氧走航、VOCs走航等方式,对空气站周边进行重点摸排,精准溯源。重点控制城区扬尘污染,落实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加大露天禁烧巡查和宣传力度,切实遏制露天焚烧的行为发生。推进幸运28论坛 新增国控站点技术论证报告编制工作。持续推进涉气企业和绩效分级工作,鼓励企业对废气治理设施升级改造。

三是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鄱阳湖南矶山断面和伍湖分场断面上游碟形湖闸口修复、重建和对两个断面进行优化调整工作。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着重解决污水违规溢流直排问题,确保完成100%整治目标。加快推进城区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和已建成管网错漏混接整治,补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四是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调查,督促在产土壤污染重点企业自行监测工作。计划2025年完成4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督促属地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日常维护工作。依法有序推进危废产废、经营企业的规范处置。

五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全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有序推进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强化“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加大排查,对“散乱污”企业坚决做到“零容忍”。持续开展生态损害赔偿工作。做好环保投诉热线案件受理工作,确保环保信访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六是推进绿色生态创建工作。推进幸运28论坛 申报创建省级生态县(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将严格按照省级生态县(区)的标准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推进“无废细胞”申报工作。加强对“无废细胞”申报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参与度。同时,强化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确保申报工作得到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