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疏散须知
无论何时,安全都是重中之重。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疏散有序,临危不惧”
对于我们来说,应急疏散时掌握必要的避险知识和技能,预防疏散时重大事故的发生,将正在发生或已发生的事故后果减轻到最低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为西山镇应急疏散路径图,以西山街道为主的应急疏散路线绘制。各村、居委会有各自疏散路线图,应急避险区域均为临近的学校操场。)
1
应急疏散指的是什么呢?
当你处在一个人口密集、人员集中的场所,突遇危险事故需要紧急撤离危险地带称之为应急疏散。一般情况下,应急疏散是由辖区内安全负责人指导群众,有序、分散、快速地通过各个楼梯通道到达空旷地带等安全区域的过程。
2
应急疏散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应急疏散撤离时,要根据灾害的具体情况本着“安全快速、就近撤离”的原则马上撤离到指定安全区域。在撤离过程中不可东张西望,不能再收拾物品,做到:
遇事不慌,头脑冷清;判明情况,思考对策;积极自救,互帮互助;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3
应急疏散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主要包括火灾、地震、化学事故、人质劫持、空袭等等。
4
应急疏散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上下楼要有序,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遇有紧急情况要听从指挥有秩序地疏散,防止发生踩踏伤害事故。
●接到疏散命令后,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撤离时动作要快,严禁争先恐后,推拉他人。遇到障碍,最前面的人员要设法快速排除障碍,保证后面人员顺利撤离。
●如有人员跌倒,后面的人员应快速将其扶起后继续撤离,其他人员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要往上翻越。
5
疏散时万一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何处置?
●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传递信息,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发生严重踩踏事件时,最多见的伤害就是骨折、窒息。将伤者平放在木板上或较硬垫子上,解开衣领围巾等,保持伤者呼吸道畅通。
6
发生火灾时如何应急疏散呢?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发生火灾超过2400万起,财产损失超过110亿美元。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静,明辨方向简易防护,蒙鼻匍匐;扑灭小火,惠及他人;火已上身,切勿惊跑。
7
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面对地震要遵循三原则,应急避震、有序疏散、开展救护三步走。当地震发生时,立刻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马上进行疏散,人员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并及时开展救护工作。
●地震时要注意疏散时机,不要盲目疏散,疏散过程中用具有防冲撞物品(如安全帽、书包)或双手保护头部,疏散过程中尽可能不穿过建筑物。
●地震时较为安全的地方是避震三角区,倒下的墙和梁和大床、桌子、沙发、汽车等坚固物体形成避震三角区,物体越结实形成三角形空间就越大。
8遇到空袭时,应该怎么紧急疏散呢?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组织人员疏散,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这三种。预先警报:鸣响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响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响一长声,时间3分钟。
●平时试鸣防空防灾警报期间,广大市民要注意收听警报音响信号,并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战时听到空袭警报后,所有人员应该听从指挥,进入人防工程后要关闭防护密闭门、自觉遵守纪律、保持安静、节约用水、讲究卫生,不得破坏工程内部设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